No menu items!

    台经长:台积电在美6厂完工后 供应链恐外移

    经济部长郭智辉表示,台积电把美国六座晶圆厂都盖好,供应链可能过去,「不是现在,可能是七、八年以后的事」。(路透)

    台积电到美设厂后,外界关注供应链外移问题。国民党立委牛煦庭昨(29)质询,政府是否有所掌握?经济部长郭智辉答询表示,以台积电目前产量,还没办法诱使供应链移往美国;除非台积电把六座晶圆厂都盖好,供应链才可能过去,「不是现在,可能是七、八年以后的事」。

    牛煦庭昨在立法院质询郭智辉,除了台积电,包含印刷电路板(PCB)和服务器产业也可能外移,担心形成破窗效应。郭智辉表示,PCB与ICT产业本来在美国也有设厂,以现在情势,厂商可能会做调整,在美国需求可能扩大。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牛煦庭表示,多少产业链会外移、产值和就业冲击为何,希望政院可以做好准备;针对那些走不了的产业,其订单和冲击如何因应,政府也该多着墨。

    行政院长卓荣泰指出,政府与化学原料业者讨论过,台积电在美设厂后是否要跟着过去,但如同郭智辉所说,产量不大时,他们还没去的必要,但产量够大就得考虑;如果不去,是否会在当地另扶植竞争产业,他们也会做考量,但不是现在就发生,政府都讨论过类似问题。

    郭智辉表示,这次关税对产业的评估,影响产业大概5%,约影响12万5000名就业人口,台湾受影响程度在3%至14%;这是用关税税率32%来假设。

    至于台积电扩大到美投资是否造成半导体先进技术外流?郭智辉昨接受网络节目专访时说,台积电技术领先三星、英特尔约四到六年,未来十年内台积电是「一个人的武林」,先进技术不可能外流。此外,台积电到美投资,主要是满足美国六大客户需求,但美国生产成本高,美国客户也会要求台积电持续在台生产,以供应美国以外市场。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