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日光节约时间从3月9日开始实施,时间提前一小时对健康的影响,恐怕不只少睡一小时。早晨摸黑傍晚阳光较慢消失,真会影响我们的生理时钟,该如何因应?
对某些人,可能会有睡眠问题,过一阵子才适应过来,有些研究报告甚至警告,每年这时候,心脏病突发、中风甚至车祸的案例都会增加。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美国有少数地方不实施日光节约时间,包括夏威夷和亚利桑那州大多数地区,以及波多黎各、美属萨摩亚、关岛、维京群岛。在受影响的地区,不少人前几天开始就提早就寝,看看能否以提早起床适应清晨的日照情况。今年的日光节约时间将在11月2日结束。
人类生理节奏大致随太阳起落的规律而行,何时想睡、何时精神旺盛,都有固定的时间,生理节奏会随年纪产生变化,年轻时早起的人,年老后变成晚起派很常见。
傍晚时份,褪黑激素开始上升,叫我们准备入睡。这时候阳光仍盛,褪黑激素就会晚一点才分泌出来,打乱生理时钟。睡眠不足或品质不佳,很容易引起心脏病、认知衰退、肥胖等问题。生理时钟不只影响睡眠,也影响心跳频率、血压、荷尔蒙分泌和新陈代谢。
如何适应日光节约时间的到来?专家建议,不妨前几天每天提早15-20分钟就寝,第二天也提早起床。每天清晨多晒太阳,也有助调节生理时钟。睡眠专家说,每天的例行活动,如晚餐、运动、就寝,都提早一点,有助身体适应新的日光时程。
午睡、咖啡因、入夜后接触手机及电视萤光幕等光线太多,会阻碍我们提早入睡计划。
美国医学会和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都主张废止日光节约时间,全年遵行标准时间,更符合人体生理时钟随太阳规律运行的道理,也会减少一些人的睡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