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13275 帖子
「小心这些面孔」ICE干员海报到处贴 扫荡无证客受挫
福斯新闻网(Fox News)24日报导,写着数名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干员姓名、电话并附照片的西班牙文海报,在加州南部社区四处张贴之后,扫荡无证移民的行动因此中断。
报导指出,多个联邦执法机关证实,过去几天洛杉矶地区出现针对移民局干员的抗议行动,某些倡议人士把移民局干员与国土安全部国土安全调查处(Homeland Security Investigations,HSI)调查人员的个人数据做成海报,在洛杉矶地区以及加州南部大量张贴。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海报为西班牙文,标题写着「小心这些面孔」,内容指出照片上的配枪干员正在加州南部行动。海报内容指称移民局与国土安全调查处的政策让社区陷入恐惧、蒙受罪名,从家中把人「绑架」到街上,导致骨肉分离,社区破碎,「许多人在被关押于监狱或拘留中心的期间死亡」。
报导指出,包括移民局、联邦调查局(FBI)、联邦缉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在等等多个机关,原本23日下午要在南加州展开联合犯罪查缉行动,结果却因海报事件而中断。
海报是由哪个倡议团体张贴,目前仍不清楚,但移民局表示,已经知道问题并展开调查。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对福斯新闻网发表声明说,散布海报的人都将面临妨碍司法的究责,「这一点毫无争议」。
联邦调查局洛杉矶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任何人妨碍执法行动,包括危害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调查对象,都将面临司法部犯罪起诉。
加拿大人怒了! 超12万人联署要求取消马斯克国籍!
破12万加拿大人联署请愿要求取消马斯克加拿大国籍,指控其试图“抹杀加拿大主权”
近日,加拿大国内掀起了一场针对亿万富翁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争议。
新民主党(NDP)国会议员查理·安格斯(Charlie Angus)发起了一项电子请愿,要求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立即撤销马斯克的双重国籍身份和加拿大护照!
请愿书指控马斯克利用其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财富和权力影响加拿大选举,并从事“违背加拿大国家利益的活动”。
请愿书发起人、来自BC省纳奈莫的作家夸利亚·里德(Qualia Reed)表示,马斯克已成为“试图抹杀加拿大主权的外国政府成员”。
请愿书计划在国会新会期开始后提交至众议院。自上周四开始征集签名以来,截至周六晚,已有超过3.4万名加拿大民众签名支持;到周日早上,签名人数已突破7.6万,并持续增长。截至周日中午,签名人数已接近9万,几乎翻了三倍。截止现在(周日下午两点),签名人数已经突破了12万!
尽管议会电子请愿自2015年推出以来,部分请愿获得了广泛支持,但政府并无法律义务必须根据请愿内容调整政策。加拿大众议院网站将此类请愿描述为“引起公众关注或请求采取行动”的一种方式。
马斯克是南非比勒陀利亚人,但因母亲出生于加拿大里贾纳而拥有加拿大国籍。他目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键顾问之一,被称为“政府效率部门”的负责人,致力于削减政府开支。特朗普政府曾威胁对加拿大产品征收广泛关税,并公开表示希望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这些言论激怒了许多加拿大人。马斯克也借用了特朗普的措辞,称特鲁多为“州长”。
上个月,马斯克多次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评论加拿大政治,强烈支持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并称特鲁多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工具”。这些言论进一步加剧了加拿大民众对他的不满!
请愿书指出,马斯克的行为不仅干涉了加拿大的内政,还试图通过其影响力削弱加拿大的主权。请愿书呼吁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撤销其加拿大国籍,以保护国家利益。
加拿大国会预计将于3月24日复会,但普遍预计在议员们返回之前将举行大选。请愿书将持续征集签名至6月20日。
马斯克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家,因其在特斯拉、SpaceX等公司的成就而备受瞩目。然而,他在政治领域的介入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期间,马斯克被任命为顾问,参与政府效率改革,这一角色使他在加拿大民众中的形象更加复杂。
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历来紧密,但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和针对加拿大的关税威胁使两国关系一度紧张。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的顾问,其言论和行为被视为对美国政策的支持,因此在加拿大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弹。
此外,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也让他成为舆论焦点。他不仅频繁发表政治观点,还多次与公众人物发生争执。这种高调的作风使其在加拿大民众中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
尽管请愿书获得了大量签名支持,但根据加拿大法律,政府并无义务必须根据请愿内容采取行动。然而,这一事件反映了加拿大民众对国家主权和外部干预的高度敏感。随着大选的临近,特鲁多政府可能会面临更多关于如何处理与马斯克相关问题的压力。
新闻信息来源:https://nationalpost.com/news/canada/elon-musk-canadian-citizenship-petition
https://www.ourcommons.ca/petitions/en/Petition/Details?Petition=e-5353
加拿大2025年夏令时要来了!这次冬令时真的要被废除了吗?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迎来一个“小烦恼”——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 DST)要回来了!
2025年加拿大的夏令时将在3月9日(周日)凌晨2点正式开始,届时大家需要把时钟拨快一小时,变成凌晨3点。
这意味着,那天你会少睡一小时,但天黑得更晚了!
夏令时是怎么回事?为啥要调时间?
夏令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提出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来充分利用天然光照,从而减少蜡烛等照明的使用。现代的夏令时制度是在20世纪初期正式推广,目的是节约能源,让人们在晚间拥有更长的自然光时间。
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除萨斯喀彻温省和部分地区外)都遵循夏令时,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日开始,11月的第一个周日结束。2025年的夏令时具体时间如下:
📌 开始时间:2025年3月9日(周日)凌晨2点,调快一小时(变成3点)
📌 结束时间:2025年11月2日(周日)凌晨2点,调回一小时(变成1点)
虽然夏令时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能源,但近年来,它的实际作用备受争议。
✅ 好处:
白天更长,晚上更有活力:夏令时期间,天黑得晚,人们有更多时间户外活动,商店、餐厅的生意也会更好。
减少能源消耗:理论上,天亮得早,晚上少用灯光,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减少交通事故:因为天亮时间更长,开车出行的可见度更高,事故率相对降低。
❌ 坏处:
影响生物钟:每年两次的时间调整,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甚至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和健康。
工作效率受影响:刚调整的那几天,很多人容易感到困倦,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下降。
节能效果存疑:一些研究表明,虽然夏天用电减少了,但由于早晨时间变短,冬天取暖和早晨照明的电费反而增加了,整体来看节能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加拿大关于“废除冬令时,全年保持夏令时”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BC省、安省和魁省都已经通过了相关法案,只差一个关键问题:美国还没同意!
为什么美国的态度这么重要?因为加拿大与美国有大量经贸往来,如果两国时间不一致,会给跨境贸易、交通、金融市场等带来很多麻烦。目前,美国也在讨论废除冬令时的议案,但还没有正式落实。
如果美国最终决定全年维持夏令时,那么加拿大极有可能紧随其后,到时候冬令时将成为历史,我们再也不用每年调来调去折腾自己了!
今年还是要调!别忘了3月9日拨快一小时!
虽然废除冬令时的计划还没最终敲定,但至少2025年,我们仍然要调整时钟。记得3月9日睡前调快一小时,免得第二天上班迟到!
另外,调整生物钟的最佳方式是提前几天开始慢慢调整作息,让身体适应时间变化,避免突然改变影响精神状态。
你觉得夏令时有必要吗?你支持全年固定夏令时,还是维持现状?
开喷! 加国移民部长点名这个国家留学生太多了! 签证到期别想拿pr
加拿大移民部长吐槽:大学招了太多印度学生,以后得搞点“多样性”!
加拿大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最近在安大略省布兰普顿市的一次媒体圆桌会议上直接开怼,说加拿大的大学从印度招了太多学生,以后得让国际学生的来源“多样化”一点。他还强调,加拿大得把移民政策从“拼数量”拉回到“拼质量”上。
米勒这番话是在布兰普顿市的一次活动上说的。布兰普顿是加拿大受移民潮冲击最大的城市之一。自从2021年特鲁多政府放开移民政策后,加拿大人口猛增,过去三年里多了290万人,平均每个月都有8.1万新移民进来!其中很多人是拿着临时签证来的。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现在加拿大有300万非永久居民。
布兰普顿的移民增长特别猛,直接成了加拿大人口增长最快的大城市。光是2021年到2022年这一年,人口就涨了89,077人,创了纪录。不过,人多了问题也来了——房租涨得飞快,找工作的人也挤破头!比如,2023年布兰普顿一家中型超市招人,结果几百号人排队应聘,队伍都绕了街区好几圈。
为了应对人口暴涨的压力,米勒去年10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对永久和非永久移民都设了更严格的配额。他在布兰普顿的活动上直接摊牌,说很多临时居民的签证到期后可能拿不到永久居留权,他们的“希望可能会破灭”。
米勒说:“接下来会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得让一些人的希望落空了。”他还强调,“没人能保证你一定能拿到永久居留权。”他补充说,解决办法不是“因为某些人不想走就随便给他们发签证”。
米勒把移民激增的锅甩给了高校、省级政府和其他“搞事情的机构”,说他们有时候用欺诈手段大量引进国际移民。他承认,“可能以前监管得不够严,但过去的事已经没法改了。”
米勒还点名批评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说它们太依赖印度学生了。有些时候,印度学生占了加拿大国际学生总数的一半。他说:“高校老是从一两个国家招学生,反复薅这些国家的羊毛。我们希望看到学生的来源更多样化。”
他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多动动脑子”,还建议它们“多花点钱去吸引更多国家的优秀人才”。
这次活动刚好赶上米勒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光是2024年,就有5万名持学习签证来加拿大的人压根没去学校上课!另外,加拿大还出现了越来越多学生申请庇护来逃避被驱逐出境的情况。2024年前9个月,就有1.4万名持学生签证的人申请了庇护。
米勒对此很不满:“你来加拿大一年后,才说自己在老家活不下去了要申请庇护,这明显说不通啊。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该让你走这个程序。”现在,加拿大庇护申请的等待时间长达三年,这期间申请人可以留在加拿大,还能拿工作许可和政府福利。
米勒说,如果国会没休会,他就准备提个法案,让处理学生庇护申请的速度“快一点”。
有意思的是,这次圆桌会议前几天,加拿大刚刚因为边境安全问题躲过了美国可能加征的关税。米勒提到,加拿大从美国那边接收的非法越境者比美国从加拿大接收的多得多,但他也承认美国在边境安全方面的担忧有点道理。他指出,美国北部边境经常抓到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入境的外国人。
米勒说:“这明显不对劲,我们得把签证发放管得更严一点。”
总的来说,米勒的发言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对当前移民政策的反思,尤其是在国际学生和临时居民管理上的问题。以后,加拿大可能会更看重移民的质量和多样性,而不是光顾着凑人数了!
新闻信息来源:https://nationalpost.com/opinion/immigration-minister-says-canadian-universities-bringing-in-too-many-indian-students?taid=67b8c9b449d0c40001cee3fa&utm_campaign=trueanthem&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
人类预期寿命放缓 加拿大人的两大死因
(加西网综合)研究揭示西方国家预期寿命增长放缓,肥胖和疫情影响成主要原因。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预期寿命曾稳步增长,但自2011年以来,增长速度显著放缓,肥胖、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
此外,COVID-19大流行的破坏性影响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该研究本周二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警示未来几代人可能面临比其父母更早的死亡,而非享受更长的寿命。
这项研究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尼克·斯蒂尔领导,教授指出,尽管20世纪的公共卫生和医学进步曾大幅提高了欧洲的预期寿命,但这种增长在2011年左右开始停滞。
“从1990年到2011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预期寿命大幅提高,”斯蒂尔教授表示。然而,2011年以后,健康改善的势头明显减弱。
加拿大面临相同风险
斯蒂尔在给《全球新闻》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尽管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但加拿大也面临类似的潜在风险。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自20世纪初以来,加拿大的预期寿命持续上升,但近年也经历了下降。
例如,加拿大男性的预期寿命自1920年代的58.8岁增长到2009年至2011年的79.3岁,女性从60.6岁增长至83.6岁。然而,近年来,尽管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加拿大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在2023年略有回升,从2022年的81.3岁增至81.7岁,但依然低于2019年大流行前的82.2岁。
肥胖和生活方式因素
该研究指出,肥胖、饮食不健康和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预期寿命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欧洲的健康状况改善在2011年左右开始陷入停滞,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下降放缓,特别是在2019年至2021年间,COVID-19和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是2024年加拿大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与研究中提到的欧洲趋势相似。
COVID-19大流行的冲击
研究还发现,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预期寿命产生了严重影响。2021年,COVID-19的冲击显著降低了多个国家的预期寿命,尤其是在欧洲。虽然经济衰退和疫情加剧了死亡率的上升,但研究者认为人类尚未接近长寿的生物学极限,许多国家的预期寿命仍有改善空间。
斯蒂尔教授强调:“尽管经济衰退和大流行带来了重大挑战,但许多国家通过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仍成功维持了预期寿命的增长,特别是挪威、冰岛、比利时、丹麦和瑞典等国家。”
政府政策的关键作用
研究还指出,挪威和其他北欧国家通过有效的政府政策应对了这些健康挑战,如加强对健康风险因素的管理,包括不良饮食和低体力活动水平。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家对未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研究强调:“健康改善的政府政策能够增强国家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包括减少人们面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风险因素。”
展望未来
虽然面临肥胖率上升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挑战,研究指出,通过改善饮食和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不健康的商业决策,确保医疗服务的普及,仍然有可能逆转这一趋势,继续推动预期寿命的增长。
Breaking
中小伙月薪3000 贷60万炒黄金 跌懵了…1天亏6年工资
黄金走势在近期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云霄飞车),在4月22日到达历史高点的3500美元后,金价打开跳水模式,从4月22日至5月4日,最大跌幅达8.56%,有投资人贷款6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8万美元)投资,一天就亏掉了6年工资。
时代财经报导,2024年初以来,黄金延续涨势、保持高位运行,许多人怀着「稳赚不赔」的美梦激进入市,不但抵押房产,还有人借钱炒金。但随着近期金价跳水,这些投资人的美梦一夜破碎,损失惨重。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自称「黄金赌徒」的何米(化名)出身农村,月薪3000元左右,今年年初,他在朋友「蛊惑」下,贷下信用卡、消费贷、网贷等贷款,凑够了60万元,参与了黄金期货交易,没想到4月23日,COMEX黄金单日跌幅达3.45%,何米直呼跌懵了,「手中的黄金一天亏掉了我6年工资,现在脑子冰凉冰凉,一整天就坐着发呆。」
企图通过贷款炒金大赚一笔的不只何米,00后的刘浩(化名)大学毕业后进厂当检测员,不甘现状的他贷款了70万买黄金。但由于黄金价格波动较大,加上黄金买卖的交易费用、借贷利息等成本,「躺赚」并不容易实现。刘浩表示,「目前帐面赚的1000多块钱,去掉手续费后,仅够吃一顿海底捞。」
4月22日以来,黄金行情急转直下,不少贷款买金的投资者被「高位套牢,损失惨重。」投资社群、社交平台上涌现一波哀号,「套了10万元信用卡,830元/克买的黄金,被高高挂起,要哭晕了」、「追高上头了, 810元/克高位入手黄金,买了一堆赔钱货,网贷一个月的免息期马上就到了」,贷款8万元的何丽(化名)也被套在高点,她感叹「下个月还要还信用卡贷款,现在卖掉也舍不得,不卖又扛不住。」
目前,相关机构已出手围剿贷款炒金。上海黄金交易所将部分黄金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5%调整为16%,涨跌幅度限制从14%调整为15%。此外,多家银行密集发布风险提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违者将面临降额、限制交易,甚至封卡。
加拿大总理卡尼今会晤特朗普:不会立即取消所有关税,目标是…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今天将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面对面会晤。在过去几个月,特朗普不断对加拿大实施关税并发表讽刺言论。今天的会晤是卡尼面临外交上的微妙平衡考验。
卡尼与特朗普将在白宫会晤。卡尼表示,他预期这将是一场“困难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
图源:X
卡尼称,这次会面将开启加美之间一项更广泛的经济与安全协议的谈判进程。
此前,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贸易协定(CUSMA)是在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谈判达成的。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他多次重申对加拿大的不满,甚至表示加拿大“作为美国的一个州会更好”,并对加拿大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
前外交官、加拿大—美国关系专家科林·罗伯逊(Colin Robertson)指出,卡尼已经为任何有关加拿大主权的评论做好了准备。
图源:X
特朗普在周一被问及期待与卡尼见面谈什么时表示:“我不太确定他要见我什么事,但我猜他是想谈笔交易。”
今年3月底,特朗普在大选后与加拿大的新总理尽快会面,启动两国之间新一轮的经济与安全协议谈判。
罗伯逊现任加拿大全球事务研究所副总裁,他指出,迹象显示特朗普对卡尼的态度将不同于对待前总理杜鲁多。
特朗普曾多次称杜鲁多为“州长”,但对卡尼并未如此称呼,甚至称他是“非常好的人”。
“总统并没有像对待杜鲁多那样贬低卡尼,”罗伯逊说,“我认为部分原因是我见过的房地产商都很喜欢银行家,而卡尼可以说是超级银行家。”
卡尼曾担任两国央行行长,是一位政治新手。此番会晤,他肩负着愤怒的加拿大民众期望,他们对特朗普提出的经济吞并言论和新关税深感不满,同时商界也希望他能带来缓解措施。
此次访问,陪同卡尼前往华盛顿的还有联邦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以及公共安全部长大卫·麦金蒂。
卑诗省省长尹大卫周一表示,希望卡尼展现坚定立场,为国家挺身而出。
省长说:“我希望他不要对总统有任何退让,要积极建设性地强调我们双方共同享有的繁荣,以及若继续合作可扩展的潜力。”
3月,特朗普对加拿大实施了全面经济关税,但几天后又对符合CUSMA规则的进口产品进行了部分豁免。不过加拿大仍受到钢铁、铝制品和汽车等领域的关税打击。
尽管如此,特朗普团队的部分言行仍显示出对美加重要贸易关系的重视。总统将加拿大和墨西哥排除在其全球性关税政策之外,并为北美汽车产业在CUSMA框架下提供了进一步豁免。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上周在福克斯新闻中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与邻国保持伙伴关系。他说:“总统非常希望在北美保持健康的关系。”
不过,预计本次周二的会晤不会立即取消所有关税,特朗普政府已明确表示关税仍是其政策重点之一。
罗伯逊表示,加拿大官员此次目标是在白宫争取就贸易和安全议题达成一种“前进的路径”。但特朗普究竟想从加拿大得到什么,仍不明朗。他说:“从我个人角度看,最好的结果是双方能就未来谈判的议程达成某种共识和方向。”
因应油价「削减资本支出」 美两大能源公司警告:页岩石油产量触顶
美国响尾蛇能源与科特拉能源两家大型页岩石油公司5日表示,将削减资本支出,以因应油价滑落利空,也促使业界警告美国页岩石油及天然气产量已经触顶,可能开始减少。
响尾蛇能源表示,估今年来页岩石油业劳工数已经减少15%,且将继续减少,除非油价快速止跌回升;该公司今年将削减资本支出4亿美元,降至38亿-42亿美元,并放弃三个钻油井;预料6月底时全美钻井数将减少10%,第3季将进一步减少。首席执行官史提斯表示,「由于这些活动被削减,美国陆上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触顶,第2季将开始减少」。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科特拉能源表示,今年资本支出将从21亿-24亿美元,减到20亿-23亿美元,下半年钻井数将从10口减为七口。
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伙伴国(OPEC+)决定持续增产,使5日国际油价再跌逾1美元。6日跌深反弹,布兰特原油7月期货每桶上涨1.14美元,报61.37美元;西德州6月期货上涨1.12美元,报58.25美元。
西德州油价低于60美元,已使许多美国页岩油业者很难赚钱,尤其是一些老油田区,迫使业者可能停止开凿新井,闲置旧井,并且裁员。分析家表示,以目前的油价而言,美国石油的一部分市占率可能被OPEC+夺走,而今年到明年美国页岩石油产量将减少。
川普一向欢迎低油价。他5日表示,油价下跌将迫使俄罗斯同意停火协议,导致俄乌战争结束。
拒给日本特别待遇 外媒曝:美仅愿讨论14%特定国家关税
共同社5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导,美国在最近的谈判中,不只拒绝日方提出的全面豁免10%对等关税,也拒绝取消针对日本加征的14%特定国家税率。对于要求全面取消关税的日本而言,形势极为严峻。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1日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举行了第二轮部长级谈判。前述消息人士指出,贝森特等美方官员当时告诉赤泽,川普政府只愿意把暂缓至7月初的14%特定国家关税下调摆上谈判桌。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