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州长霍楚(Kathy Hochul)近期宣布将「退款」最高400元的通膨退税支票后,民众反应可为两极。虽有不少中低收入户感到又惊又喜,开心这笔补助能暂时缓解经济压力。但在选举将近、人心难安之际,也有民众质疑此举是否为「退税买票」,甚至在社群上掀起讨论:发钱会不会反而让通膨恶化?
这笔退税金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因物价上涨带动消费税增加,州府将部分盈余回馈民众。但许多不清楚背后安排的民众,仅感受到政府在未经沟通下突然送钱,造成是否为一种贿赂行为的误解,或出现「为何不干脆降税一劳永逸」等说法。这些争议背后也反映人民对政府决策长期不信任的累积,非单一政策本身的对错。
至于发钱是否会刺激通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若市场需求因此上升,确有可能推高物价。不过,目前并未见专家明确示警,加上金额有限、范围不广,实际冲击应属轻微。
但从如此极端的反应也能看出,在通膨未歇、生活成本高涨的当下,如今政策的效果已经不只取决于金额多寡,更取决于民众是否相信其背后有愿意倾听的政府。看似立意良善的政策,也带出收入略高于退税门槛却未获补助的中产阶级,对此产生一股被排除的不平衡感,也不能怪处在灰色地带的群体感到不满。未能提前说明制度设计的细节便拍板,也可见政府与人民沟通仍有极大不足。
尤其当前物价随关税再度飙升,最高400元虽聊胜于无,对不少家庭却连买菜、缴过路费都难以弥补。这笔退税若真要达成效果,不该只是一次性补贴,更应是政府与民众重建对话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