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战僵持多时,美中终于宣布本周末在瑞士举行面对面的「破冰会谈」。这场引发全球关注的会谈究竟是谁先开口?美国副总统范斯7日称,是中国主动联系,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与官媒口径一致,称中国是应美方请求举行,中网民更是回应热烈「给美国一个台阶下」。环时社评直指,现在全球都在审视美方的诚意和诚信,对华盛顿「听其言而观其行」。
法广网、新华社报导,自此波贸易战开始,中美两国领导人似乎就进入了一场谁先服输的较量。美国总统川普声称已经与中方开始讨论,中方立即反驳说双方并无接触。川普一度又称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却又没有说出通话的日期。中方也很快回应称,近期没有两国领导人通话的纪录。
双方僵持两个多月后,7日终于宣布将见面会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日表示,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
中国商务部则指出,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
中国官媒也口径一致称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中国网民更是群嘲「美国已经着急了」、「张弛有度,中国姿态摆正」。
环球时报社评指出,此次会谈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关键在于美方能否拿出诚意,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中方进行对话。
社评称,全世界对中美会谈高度关注,各国都在对华盛顿听其言而观其行。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
观察者网盘点美媒对会谈的反应,CNN称任何缓和局势的努力都被视为「可喜的迹象」,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即使中美双方没有在瑞士达成任何协议,两国能进行面对面会晤也是令人鼓舞的。
华盛顿邮报称,无论会谈能取得多少成果,中美开始接触依然让全球金融市场「松了一口气」。新闻周刊指出,美国国内对经济的担忧日益严重之际,川普宣布将与中方会晤,可能意味着美国有意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