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锋面影响,台湾7日中部和北部有明显雨势,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骨科医师提醒,可能会导致骨折、脑出血等伤势,尤其骨折好发65岁以上族群,往前跌并用手撑地,可能造成手腕附近远程桡骨骨折,或肩膀附近近端肱骨骨折;一不小心往后跌,则要留意头部着地造成脑出血,或臀部着地的髋部骨折,如跌倒后2至3天内疼痛感加剧,建议就医检查。
在每个年龄层跌倒会对身体产生不同影响,尤其年长者可能因此导致骨折等伤势。台大医院云林分院骨科部主治医师傅绍怀说,跌倒不止有骨折风险,如果头部着地还可能导致脑出血,65岁以上年长族群要特别留意,且不同季节跌倒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夏天可能因为下雨、地面湿滑而跌倒,冬天则可能是天气太冷、四肢循环不好所致。
跌倒骨折的部位,可能和发生当下的姿势有关。傅绍怀举例,往前跌时来得及用手扶,可能是手腕附近的远程桡骨骨折,或是肩膀附近的近端肱骨骨折;如果往后倒跌倒来不及扶导致臀部着地,会是髋部骨折,头部着地则有脑出血风险。
傅绍怀提醒,如果跌倒当下觉得疼痛感尚可,但如果在接下来2至3天内,出现疼痛感加剧的状况,还是要建议去做检查,因为有时候一开始只是骨裂,但是可能没有注意到又走路或有较大受力,骨头仍可能有位移的现象。
另外,不少人提倡「存骨本」观念,傅绍怀建议,可通过生活型态的改变,如控制慢性病、戒烟戒酒等,并且摄取含钙量与含维他命D比较多的食物,也要做一些负重训练,如重量训练、阻力训练等,如果想做训练又不知从何开始,可参考卫福部国民健康署的「长者活力体能训练手册」(VIVIFRAIL)。
马偕医院老年医学科卫教资讯指出,国健署VIVIFRAIL依运动强度分为4级,分别为「A级失能者」,对象为无法从椅子或床上起身的高龄者,让他们有再起身的能力 ,或者至少能够确保安全与自理能力,并减少跌倒风险;「B级衰弱者」是指行走有困难或需要辅助才能行走的高龄者,希望能够回复到不需要辅助情况下行走,或者至少能够拥有自理能力与平衡感。
「C级衰弱前期者」是给有轻微步行困难,同时也有起身或平衡困难的高龄者,维持运动训练,才能继续保有步行能力;「D级健康者」是给拥有最少体能限制或没有限制的高龄者,用以维持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