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选已经落幕,但是选举结果值得各大政党深度反思。《国家邮报》今天发表专栏作者Tristin Hopper的评论文章,指出长期被视为自由党“票仓”的加拿大移民选票,如今正迅速转向保守党,这也成为本届大选中,总理马克·卡尼未能如愿赢得多数政府的关键因素之一。


Hopper指出,选前的多项民调已显示大批移民倾向保守党,选举结果也证实了移民占比高的选区,较2021年大选相比,保守党的得票率大多出现增长。
《经济学人》上周四发布的一项分析显示,大多伦多地区共有31个选区中移民人口占比超过40%,其中几乎全部都出现了向保守党的票源转移。
反过来看,自由党新增支持的选区往往是新移民比例较低的地区,新移民越少,越可能“翻红”。
《经济学人》指出,虽然2025年大选表面上与2021年结果相近,但背后实际上已发生一场类似于美国的选民结构重组:“就像在美国一样,工薪阶层和移民选民开始右转。”
卑诗省保守党执行主任安吉洛·伊西多鲁(Angelo Isidorou)在选后评论中直言不讳:“不夸张地说,加拿大的移民群体刚刚阻止了自由党赢得多数政府。”
“这些新加拿大人与我们一样,崇尚勤劳和‘加拿大梦’等保守价值观。”
这一趋势也出现在去年10月的BC省选中。尽管BC省保守党最终输给了新民主党(NDP),但该党在温哥华移民人口密集的郊区取得了最显著的票数增长。
选前的Mainstreet Research民调也显示,BC保守党在非白人选民中受到明显青睐,包括黑人、东亚裔、拉美裔、中东裔与南亚裔群体。
虽然在联邦大选中,自由党因NDP选票崩盘而有所回升,削弱了这一现象的直观表现,但趋势依然存在:Reddit上疯传的一张2025选举投票转移地图就显示,温哥华地区越是移民人口密集、非白人占比高的选区,越明显地偏向保守党。


华人移民和年轻人对保守党支持率超高
文章还特别提及华人的选情变化。选前一周,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的一项调查指出,BC省华人中保守党支持率远高于平均水平,这种支持几乎全部集中在第一代移民当中。
在2011年后移民来加的华人中,保守党支持率高达65%;而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中,仅18%支持保守党。
反观BC省省会维多利亚市,该地的族裔多样性与新移民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周一的投票中,这里却是自由党转红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2025年大选也见证了另一个少见现象:34岁以下的年轻选民群体也明显右转。
选后Nanos民调发现,41%的34岁以下选民投票支持保守党,自由党仅得32%;而在55岁以上选民中,自由党则以52%比34%领先。
这也意味着,加拿大历史上罕见地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25岁年轻人比65岁老年人更可能投票保守党,移民比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更可能投票保守党。
为何这两个群体会同时右转?一个普遍解释是,这两类人群在过去十年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住房负担能力方面,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越来越高的房价不仅挡住了年轻人买房的大门,也让大量新移民被迫望而却步。
2024年7月,安格斯·里德研究所的一项民调显示,新近移民是最容易因住房开支而感到压力巨大的群体之一。“很多新移民因生活成本过高,特别是住房问题,正选择离开加拿大。”
同年,Leger的一项调查也发现,84%的新移民表示,加拿大的实际生活开销“远超他们预期”。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新移民也开始对加拿大一些自由主义社会政策表达不满,比如毒品减害政策、惯犯反复保释制度、以及对部分移民群体的“宽松整合”措施。
Abacus Data的数据专家David Coletto在一份对多伦多郊区投票情况的深度分析中指出,即便在全国自由党票势回升的大背景下,保守党在大多地区仍“保住了基本盘并进一步扩张”。
Coletto特别提到,多伦多周边拥有大量南亚裔与华裔居民的郊区,与保守党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有高度契合。
“他们重视家庭、信仰、创业精神和社区秩序,”Coletto写道,“对许多选民而言,自由党在性别议题、家长权利和司法改革上的激进立场,显得格格不入。”
你认为华人选民影响到大选结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