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中国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白宫15日指出,中国将面临高达245%的关税。纽约时报报导,245%是针对部分品项,而非全面关税,像是注射器和针头等。
报导指出,双方近来的报复性关税行动,使进出口商品的平均税率飙升,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关税金额已高于商品本身的价格。
然而,贸易律师、报关行与进口商指出,由于关税制度错综复杂,并非所有商品都会面临天价税率。在某些情况下,关税会层层叠加;也有可能相互抵销,甚至间接降低成本。
根据目前制度,美国针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可区分为4大类,分别是基础税率(Base rate)、2025年前的保护关税(Pre-2025 protectionist tariffs)、钢铁、铝与汽车关税(Steel, aluminum and auto)和芬太尼与对等关税(“Fentanyl” and “reciprocal” tariffs)。
实际税率最终取决于产品类型、使用材料与原产地、是否适用特殊税率,以及是否属于豁免商品。
Miller & Chevalier律师事务所海关律师莫希卡(Richard A. Mojica)表示:「各家公司都在争相降低关税风险,尤其那些供应链与中国有高度链接的公司。但可运用的工具十分有限。」
●智能型手机:0%基础税率+20%芬太尼关税=20%总关税
以具体商品为例,美国在2024年进口近520亿美元的智能型手机,其中逾8成来自中国。这些产品原本可能面临高达145%的关税,不过,美国海关11日公布的新指引中,笔记型电脑与智能型手机已被排除在125%「对等关税」之外,但仍需负担年初新设的基本进口税20%。
●注射器和针头:0%基础税率+100%的2025年前保护关税+20%芬太尼关税+125%对等关税=245%总关税
而针对中国制的注射器,则是关税率最高的商品之一,高达245%。这类产品自川普第一任期即被课税,拜登政府上任后更进一步于去年9月加征100%关税,以展现对中强硬立场并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
此外,美国对中国制的衣物、太阳能板与电动车等产品,也广泛课征7.5%至100%不等的惩罚性关税,原因在于中国被指控以远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冲击美国产业。
加上本周新关税,美国进口商对部分中国商品的税负将达到245%,等同于商品价格的2.5倍。
●玩具:0%基础税率+20%芬太尼关税+125%对等关税=145%总关税
美国市场约四分之三的玩具皆来自中国,原本如三轮车、绒毛玩具、玩偶与拼图皆可免税进口,现已统一课征145%的关税,零售价格势必大幅调涨。
●羊毛衫:16%基础关税+7.5%的2025年前的保护关税+20%芬太尼关税+125%对等关税=168.5%总关税
某些商品即便与产地无关,也须承担既有的特定类别税率。例如羊毛毛衣原本课征16%的基础关税,若再加上川普第一任期内施行的额外关税,平均总税率约为24%。但随着2月新关税生效及本周的对等关税,中国制羊毛衫的进口税负再度飙升。
●铝制户外椅:0%基础关税+25%的2025年前的保护关税+25%铝、钢关税+20%芬太尼关税=70%总关税
金属产品方面,钢铝零件原本已列入川普政府2018年课征的25%全球性关税名单。最新一轮关税范围则更广,涵盖含铝或钢材料的各类成品。尽管美国大多数金属进口来自加拿大等国,中国依旧供应大量含金属零组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的「对等关税」中排除了钢铝产品,使得中国制金属品项的总税率反而低于其他类别。
●车门铰链:2%基础关税+7.5%的2025年前的保护关税+12.5%铝、钢关税+25%汽车、汽车零件关税+20%芬太尼关税=67%总关税
另一方面,进口汽车与零件也受到新税波及。5月起,包括车门铰链在内的汽车零组件,将同时面临汽车零件与铝制品两项税率叠加;尽管如此,这类产品将被排除于中国专属的「对等关税」之外。
与此同时,部分商品如童书则属「资讯性物品」,仍享有免税待遇。根据数据,美国每年进口近6亿美元的童书,其中93%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