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近半个月内来回反复、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也许早已让除了进口商和国际新闻记者外的其他人,看得头晕眼花、云里雾里,但对中国产品施加的145%关税,似乎确实是加上了。而除了由川普的好朋友统治的俄罗斯和北韩外,其他几乎所有与美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也各自领到了「皇恩浩荡」的10%关税。
▼收听「纽约客谈」:
除中国外,其他各国纷纷放软身段、释放谈判的诚意,似乎确实给了白宫的宣传喉舌们,继续宣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底气。但事实上,在两位伟大领袖叱咤风云的斗法中,无论川普和习近平谁能笑到最后,美中两国的人民,都实实在在地成了被付出的代价。美国人的钱包被价格翻倍的中国产品掏空,中国人的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真应了东坡的千古名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辩护者说,加关税是为了惩罚中国产品泛滥世界、逼制造业回归美国。问题是,自古以来,从未见过有哪位雄才大略之主,用抽打自己的方法惩罚敌人。
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在全球化已经深入世界经济骨髓的今天,全球性的产业分工和供应链流动,已经几乎无法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把中国踢出去了。大到家电,小到锅碗瓢盆、餐具纸巾,更有数以万千计的初级零组件,美国产品也不是没有。
比如在华埠的一间厨房用品店内,正宗美国制造的木制砧板标价145元,而旁边的中国造竹制砧板售价9.5元。美国的人权比中国值钱得多,在美国生产,请问如何保障普通消费者最需要的物美价廉?
事实就是这样,强加关税,到底是在惩罚中国,还是惩罚美国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