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任关税宰割 小型零售业被迫自行吸收成本、冻结投资

    关税战冲击下,究竟是自行吸收或是反映成本,零售业者头痛。图为加州沃尔玛的货架。(路透)

    全美零售业正面临难关,过去几周的关税挑战让业内资深人士也感到困惑。所有企业都渴望获得明确的消息,但白宫反复无常地实施、威胁、撤销各种关税,使得大小规模公司都难以提前规画;沃尔玛或亚马逊等大型企业尚有与海外供应商谈判的空间,然而大多数零售商都是小型独立公司,陷入任局势摆布的困境。

    纽约时报报导,在服装业等许多行业中,大部分产品都是从中国或其他国家生产的,很少有美制产品可供选择。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去年美国75%的进口玩具和体育用品、40%的鞋类、25%的纺织品和服装都来自中国。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从事零售业达半个世纪的霍夫曼(Vivian Hoffman),历经九一一恐攻后的动荡、金融海啸、新冠疫情,最近经营一家销售平价女装的连锁店 Whim。其商品大多产自中国和越南,中国面临145%关税,越南可能在几个月后也被征高额关税。她说其中一个供应商最近将鞋价提高了20%,其他供应商也表示很快会涨价;一个牛仔裤的中国供应商甚至无法确定其秋季产品线怎么定价。霍夫曼表示她一直在犹豫,「我是要少进货,因为我认为生意会受到影响?还是应该在涨价前多进货?我一直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西(Andy Jassy)10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在关税实施前已加快将部分库存运来美国,并将尝试与一些供应商「重新谈判条款」。亚马逊有项特殊计划,让供应商以较低的价格将产品出售给亚马逊,由亚马逊支付运往美国的费用,并直接承担关税成本。但当关税风险改变时,亚马逊便会直接取消订单。

    小型零售商无论如何应对,都无法像达到亚马逊的弹性和实力。销售提包和配件的Bogg创始人瓦卡瑞拉(Kim Vaccarella)的所有货源都在中国,她走访斯里兰卡和越南寻找新的供应商,本来收到了越南一家制造商的样品并准备下单,但又传出白宫对越南课征超过40%关税的消息,只能打退堂鼓,「做了这么多事、花了这么多钱,却什么也没达成。」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