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I新星Manus引发炒作质疑 被认为只是「套壳」产品

    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亮相。(中通社)

    继DeepSeek之后,全球首款通用人工智能体(AI Agent,台称「AI代理」)Manus横空出世,该产品在GAIA基准测试中展现出超越OpenAI同层次大模型的性能,发布四小时后,其官网访问量甚至突破千万量级。一夜爆火的Manus让市场惊叹,但争议不断,还被质疑没有自研模型,仅是「套壳」产品。

    Manus由华人团队Monica.im精心打造,是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与传统AI助手不同,它不仅能回答问题、提供建议,还能直接输出完整的任务成果,涵盖筛选简历、生成报告、编写代码、分析股票等复杂任务,宛如经验丰富的人类专家,将任务拆解并最终交付完美成果。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但Manus自发表后就争议不断,不仅官方X帐号一度遭封锁,由于Manus采用邀请内测的限制,导致多数观众乃至于业内人士无法体验到这一款AI Agent带来的创新体验,这一举动也被业界质疑为「饥饿行销+套壳炒作」。

    Manus一经发布,就迅速引爆科技圈,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一个Manus内测的邀请码被炒到人民币5万元(约6911.8美元)以上,但却有价无市。

    《科创板日报》报导,从技术端来看,Manus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集成,没有自研模型,而是用了目前编程开发能力最强的模型Claude以及阿里的通义模型,并加以后训练,功能则是多个应用的拼接。如果用一句话总结,Manus的亮点在于工程创新:技术融合(本质是「套壳」)、顺畅交互(简单易懂的UI接口对C端用户更友好)。

    中新社报导,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魏巍指出,利用AI智能体完成不同任务并非Manus首创。但Manus创新之处在于把多智能体协同做成产品,将当前最先进的AI能力集成到一个流畅的用户体验中,以更加简单的方式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把智能体技术往前推进一大步。

    不过,AIGCLINK发起人、行行AI合伙人占冰强则在朋友圈中表示,未来Manus强调的通用能力可能会被大模型内化,或者面临与Coze、Dify等低代码AI开发平台的直接竞争,代表Manus没有护城河。

    此外,已有多个团队成功复刻Manus并开源,其中,MetaGPT的四人团队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Open Manus(Manus「平替」)的内核系统,整体也只用了三个小时。或许正如Manus合伙人张涛所回答的那样,「(Manus)真的非常简单,就是没有秘密,就是相信模型的力量。」

    AI Agent

    AI Agent(AI智能体、AI代理),是指通过AI技术来运行特定任务,或一系列任务的系统或程序。AI Agent能够运行被动的任务,也能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做出决策。AI Agent应用范围非常广,包括自动化任务、决策支持、优化问题、客户服务、机器人控制、智能推荐系统等。 (林宸谊)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