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回顾了1950年代美国驱逐中国火箭科学家钱学森的事件,指出此举导致美国错失航天领域先机,并助推中国科技发展成为超级大国。作者将此历史教训与当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严苛审查政策(如撤销签证威胁)进行对比,警告美国可能再次因排外情绪而付出人才流失的惨痛代价,反而助长中国在科研人才竞争中的优势。
川普助攻 美国曾为驱逐钱学森付出惨痛代价(组图)
综合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
文章回顾了1950年代美国驱逐中国火箭科学家钱学森的事件,指出此举导致美国错失航天领域先机,并助推中国科技发展成为超级大国。作者将此历史教训与当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严苛审查政策(如撤销签证威胁)进行对比,警告美国可能再次因排外情绪而付出人才流失的惨痛代价,反而助长中国在科研人才竞争中的优势。
Trending- 1 1950年:钱学森被捕,美国政府举行移民听证会。
- 2 1955年:钱学森被驱逐出境,交换朝鲜战争美军战俘。
- 3 1950年代末:中国试射首枚导弹。
- 4 1960年代:中国200位最杰出科学家中四分之三曾留美。
- 5 1980年:中国导弹能力达到可射向加州和莫斯科的水平。
- 6 2010-2021年:近1.25万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到中国。
- 7 2017-2021年:华裔科学家回国速度加快。
- 8 2018年:西湖大学成立。
- 9 2020年:陆五元从马里兰大学辞职。
- 10 去年:张晓明离开贝勒医学院来到西湖大学。
- 11 2023年:查尔斯·利伯加入清华大学。
- 12 去年12月:符天凡离开伦斯勒理工学院来到南京大学。
- 13 上周:北京大学毕业生拍照。
- 14 周三:国务卿鲁比奥宣布将“大力撤销”中国学生签证。
- 美国可能因排外政策再次失去顶尖人才,助推中国科技发展
- 中国在科研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吸引大量海外科学家回国
- 美国科研领域可能因缺乏外国人才支撑而受损
- 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
- 中国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国际排名提升
What: 文章通过回顾钱学森被美国驱逐的历史事件,警示当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限制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再次失去人才优势,反而助推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崛起。
When: 1950年 (钱学森被捕/移民听证会), 1955年 (钱学森被驱逐), 1980年 (中国导弹能力), 20世纪60年代 (中国留美科学家比例), 2010年-2021年 (华裔科学家回国数据), 2017年-2021年 (华裔科学家回国加速), 2023年 (查尔斯·利伯被定罪), 去年 (张晓明离开美国), 上周 (北京大学毕业生拍照), 周三 (国务卿鲁比奥声明/习近平贺电)。
Where: 美国, 中国, 加州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 德国, 纽约, 洛杉矶, 北京, 杭州, 上海, 得克萨斯州, 马里兰州, 南京。
Why: 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担忧(麦卡锡主义“红色恐慌”)驱逐钱学森,但被认为低估其价值;当前特朗普政府也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科研人员。中国则大力投资科研,并推出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国。
How: 钱学森被捕、审讯、驱逐,并被交换战俘;特朗普政府通过国务卿声明、调查、限制签证等方式对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施压。中国则通过高薪、优厚待遇、建设一流大学等方式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