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报道指出,全球父母对孩子性别的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的倾向减弱,而发达国家则出现偏爱女孩的趋势。这导致了“性别失望”视频的流行,并反映在生育率、收养和生育治疗选择上。文章探讨了这种转变的原因,包括社会观念、经济压力、男性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文化清算等。
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想生女孩?(组图)
综合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经济学人》报道指出,全球父母对孩子性别的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的倾向减弱,而发达国家则出现偏爱女孩的趋势。这导致了“性别失望”视频的流行,并反映在生育率、收养和生育治疗选择上。文章探讨了这种转变的原因,包括社会观念、经济压力、男性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文化清算等。
Trending- 1 1947年:自然情况下,每出生100名女婴,大约会有105名男婴。
- 2 20世纪80年代:超声波变得足够便宜,大多数准父母能得知胎儿性别。
- 3 1980年以来:《经济学人》计算,出生的女孩比自然预期少了约5000万。
- 4 1982年:日本全国生育调查显示,48.5%只想生一个孩子的已婚夫妇希望要女儿。
- 5 1985年至2003年:韩国女性中认为“必须”生儿子的比例从48%骤降至6%。
- 6 1990年:韩国每出生100名女孩,就有近116名男孩出生。
- 7 2000年:男婴出生数比应有的数量多了约170万。
- 8 2001年以来:约700万女孩得以幸存。
- 9 2002年:日本全国生育调查显示,75%只想生一个孩子的已婚夫妇希望要女儿。
- 10 2008年:戈登·达尔和恩里科·莫雷蒂研究指出美国父母偏爱儿子。
- 11 2009年:克拉克大学阿比·戈德堡研究显示美国收养夫妇更倾向于女孩。
- 12 2010年:美国收养父母愿意支付高达1.6万美元收养女儿。
- 13 2015年:男婴超额出生数仍超过100万。
- 14 2017年:弗朗辛·布劳研究发现美国已婚夫妇存在对女孩的偏好。
- 15 近期:#MeToo运动揭露男性不良行为。
- 16 去年:英国议会开启对学校中男性学业不佳问题的调查。
- 17 2022年:挪威启动男性平等委员会。
- 18 2023年:中国出生性别比降至111,印度降至107。
- 19 2024年:挪威男性平等委员会发布最终报告。
- 20 今年:《经济学人》估计,男婴超额出生数将降至约20万。
- 过去:大量女胎被流产,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出现“失踪的女孩”问题。
- 现在:出生性别比趋于自然比例,“失踪的女孩”数量减少;发达国家出现对女孩的偏好,影响生育率、收养和生育治疗选择;男性面临社会问题(犯罪、自杀、教育落后、不独立)日益凸显;社会对男性行为的文化清算。
- 未来:人口性别失衡国家将回归正常性别分布,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技术可能改变性别选择方式,导致发达国家性别比例倾斜;缓解社会压力,提升社会幸福感。
What: 全球父母对孩子性别的偏好发生转变,从普遍重男轻女转向发达国家偏爱女孩,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倾向减弱。
When: 近几十年来(超声波普及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胎流产数据),2001年以来(“失踪的女孩”减少),2023年(中国、印度出生性别比数据),1985年至2003年(韩国女性生育观念转变),1982年、2002年(日本生育调查),2008年、2017年(美国生育偏好研究),2010年(美国收养研究),2009年(克拉克大学研究),近期(#MeToo运动、法国吉赛尔·佩利科事件、Netflix《混沌少年时》),去年(英国议会调查),2022年(挪威男性平等委员会成立),2024年(挪威报告)。
Where: 全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加勒比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捷克共和国,立陶宛,荷兰,葡萄牙,丹麦,挪威,瑞典,法国,密歇根州,马里兰州,犹他州。
Why: 传统文化中男孩继承姓氏和财富,导致历史上的重男轻女;超声波技术普及使父母能选择胎儿性别;父母生育孩子数量减少,希望有不同性别的孩子;对女孩的养育性、陪伴性期待,以及女儿在年老时提供照顾的可能性;对男孩面临的社会问题(如犯罪、自杀、教育落后、不独立)的担忧;生男孩的经济成本高(如城市中产阶级男性结婚前需有公寓);文化清算(如#MeToo运动)揭露男性不良行为,导致对男性形象的担忧。
How: 通过超声波技术进行性别选择性堕胎(过去);通过生育治疗(如IVF)选择婴儿性别(现在);通过收养选择女孩;通过民意调查、生育率数据、父母继续生育意愿等指标反映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