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k.ca

“禁酒令”背后 渡劫的餐饮 消失的餐厅包间(图)

(2 days ago)
综合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

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其中“公务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被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该条例实施后,中国中高端餐饮和星级酒店受到严重冲击,包厢上座率和单桌消费金额骤降,导致部分餐厅甚至在街边摆摊自救。文章指出,“禁酒令”只是一个导火索,餐饮包间消费力下降的趋势早有苗头,主要受经济放缓、商务宴请减少、反腐倡廉政策以及餐饮社交方式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新一线、二三线城市均出现包间消费下降。为应对冲击,餐饮业正尝试将包间从“商务空间”转型为“家庭空间”,并结合文化底蕴和创新服务吸引消费者。

Trending
  1. 1 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正式实施
  2. 2 条例实施1个月后(6月):社会舆论发酵,“禁酒令”从“禁止违规吃喝”发展到“禁止吃喝”
  3. 3 6月19日:新华社发表时评《不得影响餐饮行业正常经营和群众正常消费》
  4. 4 6月20日: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发表文章《禁违规吃喝,不是禁正常餐饮》
  5. 5 2024年: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提出“包间指数”
  6. 6 2025年1-4月:上海各餐饮业态总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6.56%,人均500元以上餐厅数量锐减52%
  7. 7 今年春节期间:广州酒家总店包间预定量同比增长20%,但客单价下降
  8. 8 今年年初:海底捞在西安开出首家包间店
  • 中高端餐饮和星级酒店营收骤降,包厢上座率和单桌消费金额大幅下降
  • 部分餐饮企业被迫在街边摆摊,下调服务费,推出低价套餐
  • 餐饮行业内出现“禁酒令变为餐饮封杀令”的声音
  • 餐饮“黄牛代订”生意下滑
  • 消费者转向门店大厅或缩减聚会频次
  • 餐饮行业重新思考“包间”价值,转型为“家庭空间”或重塑文化内涵
What: 中国中高端餐饮和星级酒店的包间消费力大幅下降,营收下滑,部分商家采取摆摊、降价等自救措施,主要原因是2025年5月实施的“史上最严禁酒令”以及经济放缓、商务宴请减少、反腐倡廉政策和餐饮社交方式转变等多重因素。
When: 2025年5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施1个月后(6月),近两年,2024年(秦朝提出“包间指数”),2025年1-4月(上海餐饮业营收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广州酒家数据),今年年初(海底捞开包间店)。
Where: 中国(全国各地),具体提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贵州苗寨、安徽合肥。
Why: 1. 经济放缓冲击消费能力,中高端社交性消费被压缩;2. 商务宴请减少,受“反浪费”、“反腐倡廉”政策及“禁酒令”加码影响;3. 餐饮社交方式转变,新一代消费者偏好“轻社交”,传统包间显得过时。
How: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2. 餐饮企业通过街边摆摊、下调包间消费基数和价格、推出低价套餐、增加外带菜业务、将包间转型为“家庭空间”或重塑文化内涵等方式自救;3. 媒体(《求是》、新华社)发文澄清“禁酒令”核心在于“违规”,杜绝“一刀切”。

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其中“公务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被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该条例实施后,中国中高端餐饮和星级酒店受到严重冲击,包厢上座率和单桌消费金额骤降,导致部分餐厅甚至在街边摆摊自救。文章指出,“禁酒令”只是一个导火索,餐饮包间消费力下降的趋势早有苗头,主要受经济放缓、商务宴请减少、反腐倡廉政策以及餐饮社交方式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新一线、二三线城市均出现包间消费下降。为应对冲击,餐饮业正尝试将包间从“商务空间”转型为“家庭空间”,并结合文化底蕴和创新服务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