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市政府计划在2033年前增建20个新庇护所以应对无家可归者人数攀升,但选址多位于郊区,引发当地居民强烈反弹,质疑市政府决策不透明,并担忧社区安全和环境。市议员和居民就庇护所选址权、咨询过程及社区接纳度展开激烈辩论,凸显了居民权利与政府责任之间的矛盾。
“不要建在我家门口”! 多伦多将建20个新庇护所,选址引爆社区怒火
加拿大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多伦多市政府计划在2033年前增建20个新庇护所以应对无家可归者人数攀升,但选址多位于郊区,引发当地居民强烈反弹,质疑市政府决策不透明,并担忧社区安全和环境。市议员和居民就庇护所选址权、咨询过程及社区接纳度展开激烈辩论,凸显了居民权利与政府责任之间的矛盾。
Trending- 1 多伦多市政府决定在2033年前增建20个新庇护所。
- 2 2010年代中期:Runnymede Road和St. Clair Avenue West附近计划建庇护所引发激烈反对。
- 3 2017年:市议会通过将庇护所选址决策权从民选官员转交非民选市政职员。
- 4 2024年春天:市议会再次确认由职员主导的选址模式。
- 5 去年秋天:市政府公布首个2030年计划中的新庇护所选址在士嘉堡西南部的Gerrard Street。
- 6 4月一个星期二晚上:南伊桃陶碧谷居民就Third Street 66号庇护所选址展开激烈辩论。
- 社区居民与市政府之间矛盾加剧
- 市议员和工作人员在咨询过程中遭遇骚扰和攻击性行为
- 可能影响未来庇护所的建设和分布
- 无家可归者问题仍待解决
What: 多伦多市政府计划在2033年前增建20个新庇护所,以应对无家可归者人数的增加,但选址多位于郊区,引发了社区居民的强烈反对和抗议,质疑市政府决策过程不透明,并担忧社区安全和环境问题。
When: 市政府计划在2033年前完成增建;4月一个星期二晚上,南伊桃陶碧谷居民就庇护所选址展开辩论;2017年市议会通过将选址权转交市政职员;2024年春天市议会再次确认此模式;去年秋天公布首个2030年计划中的新庇护所选址。
Where: 多伦多,特别是南伊桃陶碧谷(South Etobicoke)的Third Street 66号、新多伦多(New Toronto)社区、士嘉堡西南部(Southwest Scarborough)的Gerrard Street、Runnymede Road和St. Clair Avenue West附近、Moss Park的Seaton House、Etobicoke北部(包括Islington和Humber Valley)、Rosedale、Bridle Path。
Why: 无家可归者人数在多伦多不断攀升,现有庇护所不堪重负;居民反对是因担忧社区安全、吸毒问题、咨询不足和决策不透明,认为市政府偏好将庇护所集中在“平民区”而非富人区。
How: 市政府通过改变选址流程,将决策权转交非民选市政职员,并计划在郊区增建庇护所;居民通过线上会议、抗议、致信等方式表达反对,并遭遇骚扰和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