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中国零售市场巨头的大润发等传统大卖场,如今面临经营压力,营收下滑,门店关闭。大润发被阿里“骨折价”转手给德弘资本,其母公司高鑫零售虽扭亏为盈但收入持续下滑。与此同时,胖东来、盒马、山姆、Costco等网红超市却备受年轻人追捧。文章分析了传统商超衰落的原因,包括电商冲击、即时零售和会员仓储超市的兴起,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追求体验和情绪价值的转变。传统商超正尝试通过门店升级、运营调整,并向胖东来“取经”以寻求转型。
什么都卖的中国大超市 正在被挤出市中心?(组图)
综合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曾是中国零售市场巨头的大润发等传统大卖场,如今面临经营压力,营收下滑,门店关闭。大润发被阿里“骨折价”转手给德弘资本,其母公司高鑫零售虽扭亏为盈但收入持续下滑。与此同时,胖东来、盒马、山姆、Costco等网红超市却备受年轻人追捧。文章分析了传统商超衰落的原因,包括电商冲击、即时零售和会员仓储超市的兴起,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追求体验和情绪价值的转变。传统商超正尝试通过门店升级、运营调整,并向胖东来“取经”以寻求转型。
Trending- 1 1990年代,传统大卖场兴起,成为新生活方式象征
- 2 1997年,大润发首店落地台湾,次年进入大陆
- 3 2010年,大润发登顶“超市之王”
- 4 2011年,电商行业爆发,线下商超生存空间受挤压
- 5 2013年,大润发营收首次下滑
- 6 2015年,阿里孵化盒马,即时零售兴起
- 7 2019年,大润发门店数达峰值后开始减少
- 8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突破6500亿元
- 9 今年年初,阿里将大润发转手给德弘资本
- 10 5月20日,高鑫零售发布财报,收入持续下滑
- 11 传统商超开始向胖东来等新型超市学习转型
- 传统商超营收下滑
- 大量门店关闭
- 传统商超市场份额被新型超市挤占
- 消费者购物方式发生“世代更替”
- 传统商超被迫转型升级
What: 中国传统大卖场(如大润发、物美、家乐福、永辉)面临经营困境,营收下滑,门店关闭,而新型超市(如胖东来、盒马、山姆、Costco)则受到消费者青睐。
When: 1990年代(传统大卖场陪伴中国消费者),千禧年初(王小雨在大润发工作),1997年(大润发首店落地台湾),1998年(大润发登陆中国大陆),开业两年内(年营收240亿元),2010年(大润发登顶“超市之王”),2011年(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爆发),2013年(大润发营收首次下滑),2019年(大润发门店数达峰值),2022财年到2024财年(大润发关店100家),2015年(阿里孵化盒马),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突破6500亿元),2019年(盒马mini上线),2021年(盒马NB模式推出),今年年初(阿里转手大润发),5月20日晚(高鑫零售发布财报),去年12月以来(永辉、物美向胖东来“取经”),今年3月15日(高鑫零售CEO沈辉寻求与胖东来合作)。
Where: 中国(零售市场),台湾省桃园(大润发首店),上海江场西路(大润发大陆首店),山东(大润发门店),北京(大润发门店),大兴区,丰台区,南京,扬州,无锡(M会员店),许昌(高鑫零售CEO沈辉)。
Why: 传统商超未能适应电商冲击、即时零售和会员仓储超市的兴起,以及消费者从追求商品本身转向追求个性、情绪价值和生活美学的消费观念转变。
How: 传统商超通过门店升级、运营调整、推出高端会员店和自有品牌、向成功的新型超市(如胖东来)学习其“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期重新找回增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