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k.ca

娃哈哈集团几成“空壳”!官媒:利润被转移!(图)

综合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

娃哈哈集团原董事长宗庆后去世后,其女儿宗馥莉主导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争议。有前高管和知情人士指出,娃哈哈集团的利润被大量转移至宗馥莉及其管理层掌控的体外公司(如宏胜集团),导致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资权益被“悬空”,甚至“娃哈哈”商标险些被转移。文章揭露娃哈哈集团已几成“空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引发对企业治理和家族传承的广泛关注。

Trending
  1. 1 1987年:娃哈哈集团成立。
  2. 2 1999年:娃哈哈集团改制,国资持股46%,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合计持股54%。
  3. 3 1999年至2007年:国有股分红借给娃哈哈集团使用,利息奖励给经营者和职工。
  4. 4 2000年后:管理层成立多家与国资无关的投资平台公司,投资建设娃哈哈产品加工厂。
  5. 5 2002年以后:大量绕开国资的体外公司出现。
  6. 6 2003年:管理层成立宏胜集团。
  7. 7 2007年:宗馥莉开始执掌宏胜集团。
  8. 8 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团账面不进行利润分配,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的分红以“资金往来”名义拿走,国有股东不分红。
  9. 9 2018年: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启动回购职工股权,宗庆后(宗馥莉)认购全部股份。
  10. 10 宗庆后去世后(近期):宗馥莉主导一系列举措,引发争议。
  11. 11 近一年来:不少娃哈哈体系内产品加工厂传出停产。
  12. 12 2024年开始:娃哈哈集团员工被要求转签合同到宏胜集团。
  13. 13 2025年:销售利润开始直接归宏胜集团旗下公司所有。
  14. 14 2025年3月:娃哈哈被曝出代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15. 15 2025年4月:娃哈哈与今麦郎终止代工合作;桶装水业务模式被要求改变。
  16. 16 今年年初:宗馥莉试图将“娃哈哈”系列商标转移到其控股公司,被国资方制止。
  17. 17 今年2月:宏胜集团申请“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
  18. 18 5月中旬:消费者发现今麦郎为娃哈哈代工纯净水;记者来到娃哈哈集团老总部。
  19. 19 5月:宏胜集团发布声明称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
  • 娃哈哈集团利润被大量转移,国有资产面临流失风险。
  • 国有股东权益被“悬空”,未获得股权转让款和分红。
  • 职工权益受损,对回购方案和转签合同不满,引发员工维权事件。
  • 娃哈哈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受到质疑。
  • 引发对企业治理、国有资产监管和家族企业传承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What: 娃哈哈集团被指控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利润被转移至体外公司、大规模人员调整、代工模式争议以及商标险被转移等问题,导致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资权益被“悬空”。
When: 宗庆后去世后(一系列举措开始);5月中旬(消费者发现今麦郎代工娃哈哈纯净水,记者来到娃哈哈集团老总部);今年3月份(娃哈哈被曝出代工产品质量问题);近一年来(不少娃哈哈体系内产品加工厂传出停产);2024年开始(娃哈哈集团员工被要求转签合同到宏胜集团);1999年(娃哈哈集团改制);2000年后(管理层成立多家与国资无关的投资平台公司);2002年以后(娃哈哈出现大量绕开国资的体外公司);2003年(管理层成立宏胜集团);2007年(宗馥莉开始执掌宏胜集团);2018年(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启动回购职工股权);2025年(销售利润开始直接归宏胜集团旗下公司所有);2025年4月(桶装水业务模式被要求改变);今年年初(宗馥莉试图转移“娃哈哈”系列商标);今年2月(宏胜集团申请“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5月(宏胜集团发布声明称不排除推出全新自有品牌)。
Where: 中国杭州市(娃哈哈集团总部所在地);广东省河源,武汉市(宏胜集团投资建设工厂);全国各地(娃哈哈产品加工厂和销售渠道)。
Why: 娃哈哈集团改制后,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合计持股超过国资,并通过成立体外公司、垄断销售渠道、优先保障宏胜集团生产等方式,将娃哈哈品牌产品的利润转移至与国资无关的企业,旨在规避国资监管,实现利润私有化。
How: 通过管理层成立与国资无关的投资平台公司,投资建设娃哈哈产品加工厂;宏胜集团作为宗馥莉单独持股的公司,为娃哈哈代工并享受优待;体外公司接管娃哈哈系列产品的销售渠道,将销售利润归其所有;改变桶装水业务模式,通过宏胜集团旗下公司进行销售,转移利润;试图转移“娃哈哈”系列商标;大规模人员调整,要求员工转签合同到宏胜集团;回购职工股权,被指侵犯职工权益。

娃哈哈集团原董事长宗庆后去世后,其女儿宗馥莉主导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争议。有前高管和知情人士指出,娃哈哈集团的利润被大量转移至宗馥莉及其管理层掌控的体外公司(如宏胜集团),导致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资权益被“悬空”,甚至“娃哈哈”商标险些被转移。文章揭露娃哈哈集团已几成“空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引发对企业治理和家族传承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