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深入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全球性“关税战”的进展与挫折,指出在中国采取坚决对等反制措施后,特朗普的关税战节奏被打乱,未能取得预期“胜利”。文章详细回顾了关税战的进程,强调中国在贸易斗争中展现出强大实力,迫使美国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并导致美方官员对华态度转变。最终,文章认为此次关税战的“成果”是美元危机,预示着未来世界各国可能抛弃美元。
媒体:从中国反击开始,特朗普的节奏就乱了(组图)
综合新闻
AI Summary
TL;DR: Key points with love ❤️文章深入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全球性“关税战”的进展与挫折,指出在中国采取坚决对等反制措施后,特朗普的关税战节奏被打乱,未能取得预期“胜利”。文章详细回顾了关税战的进程,强调中国在贸易斗争中展现出强大实力,迫使美国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并导致美方官员对华态度转变。最终,文章认为此次关税战的“成果”是美元危机,预示着未来世界各国可能抛弃美元。
Trending- 1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立即发动关税战
- 2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对全球推出“reciprocal”关税
- 3 2025年4月3日:美股标普500指数大跌4.84%
- 4 2025年4月4日:中国高调反击,对美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
- 5 2025年4月7日:中国股市开盘后大跌
- 6 2025年4月8日:特朗普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84%
- 7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进一步将中国商品关税提至125%,并对各国执行10%基线税率、给出90天谈判时间
- 8 2025年4月11日:美国政府对电子产品豁免关税
- 9 2025年5月9日:中美瑞士谈判前夕,纳瓦罗不再参与中美对话
- 10 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瑞士达成休战协议,取消高额关税,将34%关税改为10%
- 11 2025年5月14日:美国对中国设置90天谈判期限
- 12 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下令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行“重大改革”
- 13 2025年5月30日:特朗普对钢铁、铝再次加关税至50%
- 14 2025年6月9日:中美伦敦会谈,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加入谈判小组
- 15 2025年7月2日:摩根斯坦利研报估计美国政府关税收入达到年化3270亿美元
- 16 2025年7月7日:特朗普对14国发出信件,将谈判期再延至8月1日
- 17 2025年7月8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
- 18 2025年7月9日:特朗普对8个国家威胁加征20%-50%关税
- 特朗普关税战屡战屡退,未能取得预期“胜利”
- 中国对美全面反制取得辉煌胜利
- 美国对全球的有效关税税率大幅提高
- 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事实上的中断
- 美国在贸易层面实力处于下风
- 中国出口强劲,对美出口依赖度降低
- 中国实施严厉稀土管制,让美方感到被“卡脖子”
- 特朗普团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与中国谈判休战
- 美国官员对华态度转变,极端派被挤出权力中心
-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大幅裁员,负责中国事务的专家被清理
- 美元指数大跌约10%
- 美债利率高于欧债,但20年、30年期美债不好卖
- 美债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国债总额持续上涨
- 可能导致全球性的美元危机
- 美股收复关税战短期大跌,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创出新高
- 中国在贸易斗争中展现出全球最顶级战力与战意
What: 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全球性“关税战”,包括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印尼、泰国、巴西、英国、越南等国加征关税,以及中国对此采取的坚决对等反制措施。
When: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发动“解放日”关税行动);2025年4月9日(特朗普被迫宣布对部分国家暂缓征税90天);2025年7月7日(特朗普下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至8月1日);2024年(拜登政府时期,美国有效关税税率);2017年(2024年关税收入对比);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2月与3月(特朗普关税战初期);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开打贸易战);2025年4月8日(特朗普发表“kissing my ass”言论,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84%);2025年4月4日(中国高调反击);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瑞士达成休战协议);2025年4月7日(中国股市清明放假后开盘);2025年4月11日(美国政府对电子产品豁免);2025年5月30日(特朗普对钢铁、铝再次加关税);2025年7月8日(特朗普宣布对铜征收新关税);2025年7月9日(特朗普对8个国家威胁加征关税);2025年7月6日(贝森特接受CNN采访);2024年(英国、越南对美贸易数据);2025年4月与5月(中国出口数据);2025年5月14日(美国对中国设置90天谈判期限);2025年5月9日(中美瑞士谈判前夕);2025年6月9日(中美伦敦会谈);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下令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行“重大改革”);2020年初(特朗普第一任时的中美第一阶段协议);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协议);19世纪末期(美国成为制造业霸主);2000年以来(黄金与美股表现);2025年(美元指数大跌);2028年11月(新大选时国债总额预测);2032年(再一次大选时国债总额预测)。
Where: 全球(关税战范围);美国(发动关税战、经济、股市、政府);中国(反制、经济、出口);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印尼、泰国、巴西、英国、越南、印度、欧盟(受关税战影响的国家/地区);瑞士、伦敦(中美会谈地点);白宫(特朗普政府);板门店(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署地)。
Why: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目标是收关税补充财政、恢复制造业传统、应对中国崛起,并采用“极限施压”战术。中国反制是因为抓住了有利时机,且具备足够的实力和抗压能力。美国官员对华态度转变是因为在贸易层面与中国较量后,认识到中国实力强大,无法继续冒进。
How: 特朗普通过对特定产品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加关税,对全球所有经济体设定基线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加征惩罚性关税,以及通过延长谈判期等手段。中国通过坚决高调的对等反击、稀土管制等措施应对。中美双方通过在瑞士和伦敦进行会谈达成休战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