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内连续三批澳洲进口猪肉被验出含莱剂,尽管检出数值未超过台湾标准,仍引发民众不安。台湾养猪青年联盟理事长张佑诚强调,随着莱猪叩关,未来恐更多莱猪流入市场,严重冲击台湾市场,届时恐导致5000头以下养猪场全数离牧,逾5万个家庭将减少收入或失业。
针对食药署依法不公布合格产品流向的说法,猪农认为,进口猪肉本来就要产地标示,流向怎么能不去追查,即使检出的莱克多巴胺药残合格,也不代表民众就愿意吃,不能因为合格就无视民众的选择权利。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中华民国禽肉行销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春来表示,台湾进口商都会拒绝进口莱猪,至于这批澳洲莱猪是否也是运输业者误装所致,目前还不清楚,很可能是在屠宰、包装、运输等环节被污染,虽然亦验出的数值已远低于残留容许标准,但进口厂商还是会和外国厂商索赔。
张佑诚表示,台湾人口老化持续,亚洲各国坚持维护各种粮食自给率,食品安全更是各国政府积极防卫的关键节点,应以本国人民利益为第一考量,否则愈来愈多莱猪进口,第一个受冲击的就是5000头以下的小型养猪场将可能全数离牧,届时将只剩下大企业及大型猪场,估计5500场,就业人口5万人以上受影响。
中华民国养猪协会理事长潘连周说,一周内连续有三批莱猪进口不可能是包装错误或是巧合,毕竟所有货物进口都要经过检验、封柜然后报关,这次一周就有两次澳洲莱猪进来,代表澳洲端没有确实检验,这才是问题所在。
潘连周说,开放进口莱猪至今已经四年,消费大众证明对进口猪肉没有兴趣,只有加工厂商会基于成本采购,所以不太担心进口内脏和猪脚会影响国产猪肉,只要政府严格把关并追查猪肉动向,但无论是肉品、内脏还是加工品都需要做到产地标示,避免有鱼目混珠的情况,也保障台湾猪农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