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长辈牙口不好,恐加剧失智症发生几率。台湾新光医院赝复假牙科主治医师杨博雅说,长辈咀嚼不好会减少大脑刺激,感染、发炎是失智症危险因子,高龄长者容易有牙周病,口腔中的细菌毒素不慎进入脑部,恐间接影响脑部认知功能,建议子女可协助长者落实口腔清洁,肌力衰弱的长辈则建议使用电动牙刷辅助。
杨博雅在新光医院网络节目「子曰论健康」提到,失智症是治疗花费最高的高龄疾病,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延缓失智、认知障碍发生,失智症高危险因子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营养不良外,也包括感染症,而高龄长者经常罹患的牙周病,本身就是一种细菌感染,细菌随血液进入脑部,恐进一步影响大脑功能。
杨博雅指出,有学者利用研究发现,人类吃东西、咀嚼时,口腔周围神经会反馈至大脑,因此咀嚼也是一种大脑训练,且经动物实验发现,是否利用牙齿咀嚼、吃东西,与小鼠认知发展程度有关,长辈牙口不好,较少吃需要咀嚼的东西,也可能导致失智症发生机会增加。日本牙科界有「80-20」说法,意思是用有20颗牙齿的长辈,可以正常吃下约80%食物,建议长辈尽量保持20颗健全牙齿。
随年龄增加、肌力流失,长辈手部动作会愈来愈不灵巧,即使认真刷牙,也可能愈刷愈不干净。杨博雅建议,子女若发现长辈在刷牙过程中遇到困难,可提供辅助工具,近年有许多重量轻巧的电动牙刷,可协助长者省力却达到清洁效果。另,健保给付65岁以上长辈,每3个月可至牙医诊所涂氟,避免蛀牙,糖尿病、失智症等符合资格长辈,3个月可至诊所洗牙,建议民众善于利用。
另外,过度用药是影响咀嚼吞咽另一原因。杨博雅表示,台湾健保资源可近性高,长辈看病、拿药容易,但随人体代谢减缓,对药物反应与年轻时不同,许多药物会影响长者唾液分泌、口腔周围小肌肉运动等,若重复用药、用药过度,咀嚼及吞咽功能会陷入困难,这是未来必须注意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