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有时只是盘子边角的配色、配角,但医学界近几年愈来愈确定,它藏着一个强大成分「茄红素」,此为抗癌、控糖、护心的关键力量,「红色保健力」更是身体的抗老保镖。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于脸书指出, 茄红素属于脂溶性营养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实,对于茄红素的吸收效果,不怎么好。
张家铭说,他在美国进修时,每天中餐都吃番茄加披萨,当时觉得这样真是方便好吃又划算,但没想到回台后一量体重,不知不觉减了10公斤,其中的关键,或许就藏在那颗平凡无奇、红通通的番茄里。
现在茄红素为什么这么红?张家铭指出,由于现代生活压力大、常熬夜、外食多、又离不开手机和污染,于体内累积大量自由基,进而攻击细胞、破坏DNA,让身体老得快、发炎多、癌症风险也跟着上升。
茄红素就像细胞的防弹衣,能主动抓住自由基,降低细胞损伤的风险。尤其是针对摄护腺癌、乳癌、口腔癌,研究已发现茄红素能影响基因表现、抑制癌细胞生长,甚至有机会延缓肿瘤的发展。
张家铭表示,茄红素可说是「天然癌症防火墙」,不只防癌,更是控糖、减脂的背后英雄,每个人不一定都有癌症风险,但却常常经历容易疲倦、肠胃闷痛、血糖起伏,这其实可能是代谢症候群的早期信号。
而茄红素在这方面扮演关键角色。研究显示,它可以降低胰岛素阻抗、稳定血糖、帮助脂肪细胞代谢正常化。简单说,它让身体更能处理糖分和脂肪,减少内脏发炎与脂肪堆积的风险。但这不是短期能看见的「暴瘦成果」,但却是能长久维持健康体态的重要后盾。
另,预防心血管疾病,茄红素也不缺席,它可以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帮助血管舒张、稳定血压。
但大家常问番茄怎么吃,才真的吃得到健康,多吸收茄红素?张家铭说,茄红素是脂溶性营养素,也就是说,如果生吃番茄,吸收效果不怎么好。因此,必须「加一点油、加热一下」,吸收率马上提升好几倍。
因此,像是番茄炒蛋、番茄炒牛肉、橄榄油炒番茄、番茄浓汤、意大利面拌红酱,甚至是番茄糊、番茄酱这些加工品,只要不选加太多糖盐的产品,也是吸收茄红素的稳定来源。
「一颗番茄,是身体改变的起点」,张家铭说,常以为要变健康就得戒糖、戒油、戒欢乐。但事实是,可以从今天去市场买一袋番茄,并愿意煮一盘番茄炒蛋开始,可以让自由基不再那么嚣张,血糖不再突然暴冲,发炎体质慢慢被调整回来,每天为自己的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