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老来得子注意 研究:男性愈晚生 小孩精神疾病发病愈早

    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高龄医学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世亨表示,男性随着年龄增加,累积的新生突变量目也愈多,增加子代精神疾病提早发病的风险。(记者廖静清/摄影)

    台湾研究团队最新发现,较晚的生育年龄可能影响子代精神健康,尤其高龄爸!国卫院利用全基因体定序家族数据研究,证实有思觉失调症的小孩中,父亲生育的年龄通常也较晚。其研究成果已于今年3月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未来可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参考。

    国卫院国家高龄医学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世亨表示,晚婚晚生、高龄生育除了对母婴身体状况构成威胁,恐怕增加孩子先天疾病等风险。不过,影响小孩罹患先天性疾病的风险也可能与父亲的年龄有关,并非全是女性的因素。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研究团队针对5个多发性思觉失调症的家庭进行全基因体定序,每个家庭包含3个共病手足与健康父母,经由比对父母与子代之串行,辨识出子代身上的新生突变。分析结果发现,父亲生育年龄每延后一岁,子代身上平均多带有1.5个新生突变;子代身上每多带有一个新生突变,思觉失调症发病年龄平均提早0.16年。

    这5个家庭中,其中一名父亲在53.3岁生下第一胎,孩子于15岁发病;55.8岁生下第二胎,孩子于12岁发病;58.1岁生下第三胎,孩子亦于12岁发病。这名父亲的新生突变量高达100多,代表随着年龄增加,累积的新生突变量目也愈多,增加子代精神疾病提早发病的风险。

    王世亨指出,男性的精子在过了青春期、生育期后,一生中仍不断进行分裂。他探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精神病风险的关系,提出「新生突变假说」,年纪愈大的父亲精子所累积新生突变量较多,孩子思觉失调症提早发生的风险增加30%,其他70%则是子宫感染、营养供给等其他因素。

    王世亨说,这个研究是全世界第一个利用全基因体定序家族数据,量化分析证实父亲较晚的生育年龄可能影响子代精神健康,而新生突变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精神健康的相关,扮演中介变项的角色。他强调,排除基因等遗传因素,新生突变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精神健康的相关,扮演中介变项的角色。

    国家卫生研究院副院长陈为坚表示,这项研究利用全基因体定序探讨父亲生育年龄的影响,证实较晚的生育年龄确实可能影响子代精神健康。他强调,基因定序不只可用来分析遗传风险,更可以看出「沉默的风险」,发现生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就像是产品制造的不良率。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