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府公债周一大跌,反映避险基金调降投资部位风险,投资人持续将资金转为现金。
据彭博报价,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周一大涨0.19个百分点至4.18%,创下2022年9月来最大单日升幅。30年期殖利率更大涨0.21个百分点,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殖利率上升代表债券价格下跌。
美债在市场动荡之际通常被为超低风险的资产,却也难逃卖压,可见美国总统川普上周三宣布对贸易伙伴大幅加征关税之后,冲击仍在华尔街延烧。美股上周四和周五大跌,市值蒸发5兆美元,当时投资人一度转向公债避险。
市场人士指出,周一规模29兆美元的美国公债市场出现抛售,反映多重因素,包括避险基金降低杠杆操作──也就是减少放大交易的借贷金额,此外,投资人也为躲避整体市场震荡而大量转进现金。
TD Securities董事总经理戈柏格(Gennadiy Goldberg)表示,这波波动反映「多重宇宙、无所不卖(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交易格局。他说:「多元资产基金正在去杠杆,导致出现『什么都卖』的情况。」
投资人和分析师特别指出,许多避险基金过去靠着「基差交易」套利,也就是利用公债现货和其相关期货价格之间的微小价差获利。这些在固定收益市场举足轻重的基金,最近纷纷因为降低风险而出场,导致公债遭到抛售。
Columbia Threadneedle 投资公司资深利率分析师 Ed Al-Hussainy 说:「我认为投资人正在转向现金和类似现金的资产,以因应这波市场震荡。」
他说:「殖利率变动最简单的解释是,投资人正在卖出手上能卖的资产,准备撑过风暴。此时卖股票就是认赔出场,因此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卖掉美国公债换现金。」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和汇率策略主管波利克(Ian Pollick)则说:「现在的市场状况是,只要一点好消息,就会对资产价格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我们今天看到市场出现某种程度的再平衡,股市开始回稳,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债市。」
MarketWatch则提醒,美国公债市场释出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号,对投资人来说,可能带来不小冲击。
其中一个信号是:川普针对进口美国商品大举加税,恐将推高物价,导致美国家庭减少消费,进而拖累经济,这种预期会推动美债上涨。
但另一个信号则是:投资人恐怕无法指望联准会(Fed)来撑过这波关税风暴。Fed主席鲍尔上周五已暗示,并不急于降息,且表示关税所引发的通膨效应可能不像他先前所说那样「暂时性」。
哪个信号比较重要?BlueBay美国固定收益主管斯基巴(Andrzej Skiba)告诉Marketwatch:「这些关税是真实且具影响力的,会推升通膨,也可能限制Fed的降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