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中两大经济体贸易战开打之际,湾区屋仑港(Port of Oakland)现在停满了许多高约七层楼、满载中国货物的货轮,进口商争相前来取货。
圣荷西信使报(Mercury News)报导,川普在1月20日上任后不久,就命令内阁官员对来自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货物进行评估。2月27日,川普宣布对屋仑港最大进口国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并从3月4日起实施。
屋仑港官员表示,来自中国的进口货物占屋仑港所有进口货物的48%,而从屋仑港出口的所有货物中,7%是运往中国,仅次于日本和南韩。根据统计,由于北加州99%的货柜货物都是通过屋仑港进出,每年交易金额高达1740亿元,2023年经手的货柜超过200万个。
屋仑港海事主任布兰迪斯(Bryan Brandes)说:「在川普做出关税威胁后,许多货物提前在去年底和今年1月运出。如果关税持续成为话题,有可能引发一些真正的问题。尽管我们暂时还未受到影响,但之后肯定会受到影响。」
柏克莱加大研究国际贸易和相对优势的商学与公共政策教授邦巴迪尼(Matilde Bombardini)表示,川普加征关税是为了恢复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并保护重要产业。她说:「制造业衰退是美国中下阶层不满政府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则上,关税可以保护企业免受来自外国的竞争,还可以增加国内制造业就业机会。」
然而,对中国货物加征关税的作法让人们担心通货膨胀可能重新出现,增加的成本都将转嫁给消费者。邦巴迪尼坦承,关税是降低通膨的一大障碍,事实上,通膨已有开始上升的迹象。
布兰迪斯表示,来自加州中谷的大批农产品、来自苏诺玛和纳巴的葡萄酒和来自中西部的肉类产品,都是通过屋仑港运输的。他说:「说实话,根据情况的严重性,生产商有可能选择不采摘农产品,让它们自行腐烂。」
布兰迪斯还表示,新关税也将削弱屋仑港与美国南部和东部其他港口竞争的能力,因为其他港口离欧洲较近,因此,进出口欧洲产品的成本会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