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总统川普寻求掌控北极战略要岛格陵兰之际,格陵兰议会选举由支持缓步从丹麦独立的民主党爆冷胜出,如何应对川普将是格陵兰新政府的重要课题。
昨天议会选举的选票全数开出后,立场中间偏右、亲商的格陵兰民主党(Demokraatit)赢得约30%选票,远高于2021年的9%左右。
定向点党(Naleraq)这个主张格陵兰快速独立的政党,得票率则约24.5%,排名第2。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BBC News)报导,格陵兰现任总理艾格德(Mute Egede)所属的伊努特社群党(Inuit Ataqatigiit)得票率约21%,排名第3。伊努特社群党也支持独立。
艾格德的左翼执政联盟伙伴前进党(Siumut)排第4名,得票率接近15%。前进党与伊努特社群党得票率合计约36%,远低于2021年的66%左右。
民主党领袖、曾任产业暨矿产部长的尼尔森(Jens-Frederik Nielsen)说道,「民心思变…我们想要更多生意来资助我们的福利」,「我们不希望明天就独立,我们希望打好基础」。
现在尼尔森将与其他政党举行会议,尝试筹组执政联盟。
艾格德则于社群平台脸书(Facebook)贴文指出,「我们尊重选举结果」。他还表示,自己会在接下来的联盟谈判中聆听所有建议。
美国Axios新闻网指出,未来格陵兰新政府必须应对川普(Donald Trump)收购格陵兰的强烈意图。
格陵兰目前是丹麦王国的半自治领土,根据美国商务部旗下的国际贸易局(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丹麦仍保有对格陵兰「外交、安全、防务政策」及边境管控议题的控制权。
总理艾格德上个月宣布提前议会选举时,各界预料独立议题将扮演主要焦点。这次选票上的6个主要政党中,有5个党都支持独立。
许多格陵兰民众都希望完全独立,但格陵兰矿产资源丰富,又位处通往北极的重要航道,战略位置相当关键,这令川普政府垂涎,并矢言「无论如何」将接管格陵兰,如今格陵兰正面临来自川普的存亡威胁。
美国在格陵兰设有一处军事基地,且1951年美方与丹麦签署的国防协议,也赋予美国在格陵兰防务的重要角色。
川普在第一个美国总统任期内便表达出对格陵兰的兴趣,本月稍早他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时又重申此事,但未具体说明对格陵兰的未来构想。
艾格德则反驳川普,称格陵兰是「非卖品」,且格陵兰人「不想当美国人或丹麦人」。